10月28日,浏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对集里街道西湖村内的两家豆制品非法制作、加工点进行突击行动,现场查获各类豆制品过百公斤。
上午10时许,执法人员来到西湖村瓦屋组的一户大棚前。只见一处豆制品加工作坊前摆放着14桶正在泡水的黄豆,桶边还有一容器盛放着不明添加剂。整个作坊的环境极不卫生,墙壁上蒙着厚厚的灰尘,几乎看不出白色,角落结着蜘蛛网。几个简易的架子上摆着木板,就是做豆腐的案台了。作坊现场的环境完全不具备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作坊的一角则放着制作豆制品的黄豆,但记者在该料的外包装上没有看到任何显示其来源的标签标识。不仅如此,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一些制作豆制品的添加剂,包括碳酸钠、生粉、消泡剂等,但作坊主并没有配置相关的称量用具,添加这些添加剂时完全凭手感。
经执法人员查实,该作坊每天生产150公斤左右的油豆腐和香干,主要是销往市区农贸市场的摊贩。当执法人员要求作坊主彭某出具食品生产许可证以及从业员健康证时,后者均不能提供。
在西湖村大坡组的豆制品加工作坊,每天有100公斤的白豆腐经农贸市场销往市民餐桌,但这些豆腐的制作场所令人惊讶,豆腐的生产、晾晒区域均处于开放状态,没有任何三防(防蝇、防鼠、防尘)设施,部分视频上还有苍蝇飞舞,一些模具还有发霉的迹象。
对于发现的两家豆制品黑作坊,浏阳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当即叫停生产,将依法将生产工具、原材料、成品等扣押,下一步将对这两家作坊进行立案调查,从严惩处非法进行食品生产行为。据悉,自9月份中央和省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以来,浏阳市建立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组织协调机制,围绕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违规行为、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校园食品安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立案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9起,收集待查处食品安全线索11条,取缔打击无证食品生产小作坊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