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添加剂网 - 添加剂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每日焦点 | 化工资讯 | 行业动态 | 原料报价 | 催化剂 | 纺织印染 | 橡胶塑料 | 食品和饮料添加剂 | 造纸印刷 | 染料涂料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草药添加剂 > “钟薛高”事件不应再发生,全国政协委员孙宝国倡议: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
B.biz | 商业搜索

“钟薛高”事件不应再发生,全国政协委员孙宝国倡议: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

信息来源:ooottt.com   时间: 2023-08-26  浏览次数:26


本文源自:南早网

  “科技与狠活”的爆火,改变了无数网友的饮食惯,短视频博主“辛吉飞”也凭此涨粉百万。然而,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否真的有利,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

  “零添加”的食品才能放心食用?

  这是误导消费者!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在今年“两会”上发声,并建议禁止商业宣传中使用零添加。《关于加强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科学严谨,提升谣言整治力度》也是其重要提案,案中倡议严厉打击“伪科普”。



  21世纪以来,“方便面72小时不消化”、方便面致癌论从未停止,只因其中使用了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类似“受害者”还包括:焦糖色素含4-甲基咪唑的可乐、含丙烯酰胺的星巴克咖啡,日常如腌制酸笋、打蜡苹果等,在“伪专家”笔下,通通变成了致癌食品,本该提倡健康饮食的科普,变成了化工添加皆有危害的“恐吓式”营销,行业歪风不断。

  随着自媒体时代,短视频的来临,谣言更是“日新月异”。至2022年,“海克斯科技”让添加剂进一步“妖魔化”,相关视频内容存在诸多夸大、扭曲,甚至虚构的现象,让一众食品企业有口难言,生怕击鼓传花,不知哪天“黑锅”就落到自家。

  去年7月,钟薛高连续遭遇“雪糕不融”“高烧不化”疑团。据品牌方提供的配料清单,每一项都严格遵照了国家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同年10月,海天酱油遭遇“添加剂”风波,尽管企业就国内外“双标”、防腐剂含量等作出详细回应,仍未能阻止事件发酵,企业市值蒸发330亿,形象损失不可估量。



  不科学的检验和判断方法、抛开剂量谈危害等都是典型的不负责任、故意制造恐慌的行为。

  部分媒体过分解读,片面地将“超加工”等同不健康、“少加工”等同健康,用添加剂污名化食品品牌,不仅会给大众带来莫须有的“安全焦虑”,还会对谣言直接涉及的生产企业及行业生态造成巨大冲击,引发行业倒退,最终伤害的仍是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作为个体,切莫为了哗众取宠编造谣言,也不要盲目跟风成为传谣者,而应成为独立思考的“智者”,保持客观和理,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添加剂网证实,仅供您参考